MAX5961

量产

0至16V、四通道热插拔控制器,提供10位电流和电压监测器

业内首款四通道、热插拔控制器,可工作在低至0V的电压,集成电压和电流监测

产品技术资料帮助

ADI公司所提供的资料均视为准确、可靠。但本公司不为用户在应用过程中侵犯任何专利权或第三方权利承担任何责任。技术指标的修改不再另行通知。本公司既没有含蓄的允许,也不允许借用ADI公司的专利或专利权的名义。本文出现的商标和注册商标所有权分别属于相应的公司。

Viewing:

概述

  • 四路独立的热插拔控制器实现0至16V保护(假定IN ≥ 2.7V)
  • 10位ADC用来监测每通道电压及电流
  • 缓存器存储5ms的电流及电压测量值
  • 四个独立的内部电荷泵产生n沟道MOSFET栅极驱动
  • 内部500mA栅极下拉电流实现快速关断
  • VariableSpeed/BiLevel™电路熔断器保护
  • 报警输出用来指示每通道欠压报警、欠压临界值、过压报警、过压临界值及过流报警
  • 独立的电源就绪输出
  • 自动重试或锁存故障管理
  • 400kHz I²C接口
  • 7mm x 7mm、48引脚TQFN封装

MAX5961 0至16V四通道热插拔控制器可为最多4路不同工作电压的系统提供完整保护。该器件允许电路卡从带电背板中安全插入和拔出。MAX5961是先进的热插拔控制器,可通过内部10位ADC监测电压和电流。该器件提供两级过流断路保护:快速比较器可迅速关闭电路,低速比较器则可实现延迟关闭。通过触发电平输入(ILIM_)或通过I²C接口编程,独立设置各通道的最大过流断器门限范围。

内部10位ADC可多路复用,用于监测每个热插拔通道的输出电压和电流。8次测量的总时间周期为100µs (典型值)。每个10位测量值储存在内部缓存器中,这样可以随时或在发生故障后通过I²C接口读回每个信号的前50个采样值。

MAX5961可以配置为四路独立的热插拔控制器,热插拔控制器成对工作或将四路热插拔控制器配置为一组。

该器件的每个热插拔通道包括5个数字比较器,以实现过流报警、两级过压检测、两级欠压检测。过流、过压、欠压门限可由用户编程。当任何一个测量值超出设定门限时,将触发外部/ALERT信号。除/ALERT外,MAX5961将根据选定的工作模式清除电源就绪信号和/或关闭外部MOSFET的状态。

MAX5961采用48引脚薄型QFN封装,工作在-40°C至+85°C扩展温度范围。

应用

  • ASIC
  • 磁盘驱动
  • PCI Express®热插拔
  • 服务器
  • 存储系统

MAX5961
0至16V、四通道热插拔控制器,提供10位电流和电压监测器
pdp-image-unavailable
添加至 myAnalog

将产品添加到myAnalog 的现有项目或新项目中(接收通知)。

创建新项目
提问

参考资料

可靠性数据 1

技术文章 2

申请保密协议

完成保密协议(NDA)后可获得完整的文件。

申请保密协议
了解更多
添加至 myAnalog

Add media to the Resources section of myAnalog, to an existing project or to a new project.

创建新项目

软件资源

找不到您所需的软件或驱动?

申请驱动/软件

工具及仿真模型


评估套件

MAX5961EVKIT

MAX5961评估板

特性和优点

  • 上电后,可安全地热插拔4个独立的0V至16V电源
  • 4层、2oz铜箔PCB,为20A负载设计
  • 多个输出信号,可通过LED进行监测
  • 可配置热插拔通道的欠压锁定门限
  • 板上I²C通信接口电路和USB接口
  • Windows 2000/XP/Vista (32位)兼容的评估软件
  • 完全安装并经过测试

产品详情

MAX5961评估板(EV kit)电路用于演示MAX5961 4通道热插拔控制器,提供电压和电流监测。评估板电路具有多个跳线,配置MAX5961的初始设置。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限制和故障管理功能均可通过软件设置。每个通道的欠压锁定门限还可通过安装外部元件设置。/FAULT_、/PG_和/ALERT输出信号在评估期间提供电路监测。

评估板包括Windows® 2000/XP/Vista® (32位)兼容软件,提供简捷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运行MAX5961的功能。

应用

  • ASIC
  • 磁盘驱动
  • PCI Express®热插拔
  • 服务器
  • 存储系统

MAX5961EVKIT
MAX5961评估板

最新评论

需要发起讨论吗? 没有关于 MAX5961的相关讨论?是否需要发起讨论?

在EngineerZone®上发起讨论

近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