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803

量产

3引脚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业内首款3引脚SC70复位IC

产品技术资料帮助

ADI公司所提供的资料均视为准确、可靠。但本公司不为用户在应用过程中侵犯任何专利权或第三方权利承担任何责任。技术指标的修改不再另行通知。本公司既没有含蓄的允许,也不允许借用ADI公司的专利或专利权的名义。本文出现的商标和注册商标所有权分别属于相应的公司。

Viewing:

概述

  • 对2.5V、3V、3.3V和+5V电源电压进行精密监控
  • 可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完全符合规格
  • 提供三种输出配置
    • 开漏低电平有效RESET输出(MAX803)
    • 推挽低电平有效RESET输出(MAX809)
    • 推挽RESET输出(MAX810)
  • 上电复位脉冲宽度:140ms(最小值)
  • 电源电流:12µA
  • 低至VCC = +1V时确保复位有效
  • 电源瞬变抗扰度
  • 无需外部元件
  • 3引脚SC70和SOT23封装
  • 通过AEC-Q100认证。请参考特定/V版本的订购信息

MAX803/MAX809/MAX810微处理器(µP)监控电路用于监控µP和数字系统中的电源。当与+5V、+3.3V、+3.0V或+2.5V供电电路一起使用时,它们无需外部元件,也不用进行调整,可实现非常可靠的低成本电路。

这些电路执行单一功能:每当VCC电源电压下降到预设阈值以下时,它们都会将复位信号置位,并在VCC上升到复位阈值以上后将该信号保持置位状态至少140ms。提供适用于各种工作电源电压的复位阈值。

MAX803具有开漏输出级,而MAX809/MAX810具有推挽输出。MAX803的开漏低电平有效RESET输出需要一个可以连接到高于VCC的电压的上拉电阻。MAX803/MAX809具有低电平有效RESET输出,而MAX810具有高电平有效RESET输出。复位比较器旨在忽略VCC的快速瞬变,并且当VCC低至1V时,输出能处于正确的逻辑状态。

MAX803/MAX809/MAX810具有低电源电流,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便携式设备。MAX803采用3引脚SC70封装,MAX809/MAX810采用3引脚SC70或SOT23封装。

 

应用

  • 汽车电子
  • 计算机: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
  • 控制器
  • 重要µP和µC电源监控
  • 智能仪器
  • 便携式电池供电设备

MAX803
3引脚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803L、MAX803M、MAX803R、MAX803S、MAX803T、MAX803Z、MAX809、MAX809J、MAX809L、MAX809M、MAX809R、MAX809S、MAX809T、MAX809Z、MAX810、MAX810L、MAX810M、MAX810R、MAX810S、MAX810T、MAX810Z:典型工作电路
添加至 myAnalog

将产品添加到myAnalog 的现有项目或新项目中(接收通知)。

创建新项目
提问

参考资料

了解更多
添加至 myAnalog

Add media to the Resources section of myAnalog, to an existing project or to a new project.

创建新项目

软件资源

找不到您所需的软件或驱动?

申请驱动/软件

硬件生态系统

部分模型 产品周期 描述
监控电路和复位器IC 12
MAX6326 量产 3引脚、SC70/SOT封装、超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6327 量产 3引脚、SC70/SOT封装、超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6328 量产 3引脚、SC70/SOT封装、超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6332 3引脚、超低电压、低功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6333 量产 3引脚、超低电压、低功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6334 量产 3引脚、超低电压、低功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
MAX6335 量产 4引脚、超低电压、低功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带有手动复位
MAX6336 量产 4引脚、超低电压、低功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带有手动复位
MAX6337 量产 4引脚、超低电压、低功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带有手动复位
MAX6711 量产 4引脚、SC70微处理器复位电路,带有手动复位输入
MAX6712 过期 4引脚、SC70微处理器复位电路,带有手动复位输入
MAX6713 量产 4引脚、SC70微处理器复位电路,带有手动复位输入
Modal heading
添加至 myAnalog

将产品添加到myAnalog 的现有项目或新项目中(接收通知)。

创建新项目

工具及仿真模型

最新评论

需要发起讨论吗? 没有关于 MAX803的相关讨论?是否需要发起讨论?

在EngineerZone®上发起讨论

近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