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11068

不推荐用于新设计

12通道、高压传感器、智能数据采集接口

业内首款Li+电池管理IC,用于混合型电动车

产品技术资料帮助

ADI公司所提供的资料均视为准确、可靠。但本公司不为用户在应用过程中侵犯任何专利权或第三方权利承担任何责任。技术指标的修改不再另行通知。本公司既没有含蓄的允许,也不允许借用ADI公司的专利或专利权的名义。本文出现的商标和注册商标所有权分别属于相应的公司。

Viewing:

概述

  • 12节电池电压测量,带有温度监测
    • 可监测多达12节锂离子(Li+)、NiMH电池或超级电容
    • 两路附加的模拟输入用于测量温度
  • 高精度I/O
    • ±0.25%优异的电压测量精度
    • ≤ 5mV失调电压
  • 集成12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 12通道高压ADC前端复用器
    • 测量差分电池电压
    • 12位精度、高速SAR ADC
    • 107µs完成12节电池电压测量
  • 电池故障检测
    • 过压和欠压数字门限检测
    • 电池检测线开路监测
    • 高/低温数字门限检测
  • 12路集成电池均衡开关支持高达200mA的电流
  • 集成6V至70V输入线性稳压器
  • 集成25ppm/°C、2.5V精密基准
  • 集成电平转换器、I²C兼容SMBus总线
    • 串行链路接口
    • 支持多器件级联,可通过SMBus链路连接多达31片IC
    • 自动寻址通信协议
    • 故障容限硬件握手和数据CRC校验
  • 三个通用数字I/O
  • 超低功耗
    • 待机模式下消耗75µA静态电流
    • 关断模式下电流损耗为1µA
  • -40°C至+105°C工作温度范围(AEC-Q100 2级)
  • 38引脚、无铅/符合RoHS标准的TSSOP封装(9.7mm x 4.4mm)

MAX11068是一款可编程、高集成度、高压、12通道、电池监测智能化数据采集接口。优化用于汽车系统、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及其它设备的多节串联可充电电池组。高度集成的电池检测器结合了简捷的状态机和高速I²C总线,支持SMBus™串行链路通信。

MAX11068模拟前端由12路电压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带有高压开关输入单元。所有测量值为电池两端的差分数据,满量程测量范围为0至5.0V,0.5V至4.7V范围内确保稳定的测量精度。输入复用器/开关组允许对电池组的每节电池进行差分测量。采用高速、12位逐次逼近(SAR) A/D转换器量化电池电压。在低于107µs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全部12节电池的测量。MAX11068采用二次扫描架构采集电池数据并对它们进行误差修正。扫描的第一阶段为数据采集,对所有12节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第二阶段为误差修正,对ADC输入进行斩波,消除误差。通过上述两个步骤,能够在整个温度范围和嘈杂环境下获得优异的精度指标。MAX11068内部振荡器产生6.0MHz的时钟,提供±3.0%精度的系统时钟。

MAX11068在数据采集模式下仅从供电电源消耗2.0mA的电流,待机模式下电流降至75µA,关断模式下电流低于1µA。器件采用38引脚、9.7mm x 4.4mm x 1.0mm TSSOP封装,提供无铅并符合RoHS标准的封装,设计工作在AEC-Q100 2级、-40°C至+105°C温度范围。

应用

  • 电动、混合动力车(HEV)电池包
  • 电动自行车
  • 电功率电池备份系统
  • 高压、多节电池串联系统
  • 电动工具
  • SuperCap备份系统

MAX11068
12通道、高压传感器、智能数据采集接口
MAX11068 Functional Diagram MAX11068 Pin Configuration
添加至 myAnalog

将产品添加到myAnalog 的现有项目或新项目中(接收通知)。

创建新项目
提问

参考资料

了解更多
添加至 myAnalog

Add media to the Resources section of myAnalog, to an existing project or to a new project.

创建新项目

软件资源

找不到您所需的软件或驱动?

申请驱动/软件

硬件生态系统

部分模型 产品周期 描述
电池监控器和电量计 2
MAX11080 不推荐用于新设计 12通道、高压电池组故障监测器
MAX11081 不推荐用于新设计 12通道、高压电池组故障监测器
Modal heading
添加至 myAnalog

将产品添加到myAnalog 的现有项目或新项目中(接收通知)。

创建新项目

最新评论

需要发起讨论吗? 没有关于 MAX11068的相关讨论?是否需要发起讨论?

在EngineerZone®上发起讨论

近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