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直接、准确、自动测量超低范围的氯残留来推动反渗透膜保护
简介
在过去5年,用于水处理的膜,特别是反渗透(RO) 膜的使用量几乎翻了一番。如今,RO膜技术广泛用于多种行业,从市政用水和废水处理到各种工业应用中的超纯水(UPW)生产。多项研究表明,如果反渗透膜长期暴露于氯浓度38 ppb(基于三年以上的1000 ppm-hr)会危害到膜的结构和完整性,但如果不使用消毒剂,则会导致生物污染且无法恢复。为了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膜操作人员必须准确监测氧化剂浓度和脱氯剂的添加量,特别是对于RO给水。此外,还需要监测膜累积接触的氧化消毒剂的量,以了解其对膜效率和寿命的影响。为了控制氯残留,公用事业公司使用现有的方法和仪器进行监测 ,但因为提供的测量频度低、不直接、不准确,所以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结果。
分析技术 | 测量原理 | 主要优势 | 主要缺点 | |||
氧化还原电位(ORP) | 电化学(电位测定法)——mV输出的变化与氧化电位的变化成正比 | 对水中出现的 氧化剂快速反 应,无试剂 | 不直接、非特异性、基质影响(样本的pH值、流量/压力等)、非线性响应* | |||
电流测量 | 电化学(电流分析法)——电极间电流/电压的变化与氯浓度成正比 | 对水中的氯浓度变化快速反应,无试剂 | 需要校准、基质影响(样本的pH值、流量/压力等)、可能会失去对氯的敏感性 | |||
比色 | 比色法——颜色强度的变化与氯浓度成正比 | 测量直接准确,不受样本条件影响,校准稳定 | 非连续反应(批量 分析),含试剂。 | |||
*ORP对氯的(存在/不存在)非线性响应如图1所示。 |
表1和图1(基于污水处理厂(WWTP)进行的一项比较试验,在排放前对最终废水进行了氯化/脱氯处理)1表明,ORP对氯泄露提供了相对较快的反应。但是,它对过量还原剂(例如亚硫酸氢钠(SBS))的响应可能较慢。此外,由于该技术的局限性及其相对性质,依赖ORP的绝对值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ORP是替代测量指标,所以,无论使用哪种传感器进行监测,将ORP水平与氯浓度相关联以量化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
一些公用事业公司使用另一种电化学方法来控制氯化/脱氯,也就是电流分析法,同时还使用基于这一原理构建的传感器(表1)。与ORP不同,电流测定技术与氯浓度的相关性更高,更具可选性。但是,要成功采用该技术也面临着其他潜在问题,特别是对不含氯或氯含量极低情况的管控。在间歇性应用中,这一点尤其突出,因为电流式传感器必须检测到样本中的氯,才能提供可持续运行。因此,在样本间歇流动或持续不含氯的情况下,电流探针可能会失去对氯的灵敏度,需要更频繁的相互作用。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从简单的探针表面污染,到电极上形成有机或无机涂层,都会阻碍产生必要的电化学反应发生。
当ORP或电流式传感器功能正常时,其性能和精度取决于样本的其他参数,例如pH值、流量、压力等。电化学传感器的优点在于无试剂操作,以及基于测量的连续性对氯浓度上升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对氯浓度上升的相应进行直观比较(图2),可以看出连续分析和批量分析之间的差异。后者用比色技术来表示,基于该方法的循环性质进行,即取样、添加化学试剂、测量光线吸收率,通常可以在1到2分钟内完成。
图2显示了立即报告的电流式传感器的初始反应,有助于反映早期氯浓度的变化。尽管如此,两种方法会在实现完整的测量精度所需时间大致相同。任何连续测量由传感器的反应时间进行表征,例如, T90或T95,表示达到90%或95%最大信号水平或精度所用的时间。这一特征的指定值一般在60到120秒之间,因传感器而异,并取决于传感器和样本条件。作为对比,基于标准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方法的氯批量分析在100到150秒内达到约100%的精度,且不受样本的pH值影响。样本流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且需要考量对DPD比色法的已知干扰。
表1中列出的方法在实施时可以使用不同技术,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工艺或实验室仪器来表示。后者通常用于测量随机样本(表2)。亚硫酸试剂的监测和按比例添加大多采用基于DPD的随机样本分析,或结合连续ORP测量来完成。间歇性随机样本 分析在监测中留下了很大的空白,并可能受到用户技术的影响,而ORP的相对性质使其无法作为可选方法。
过程分析 | 随机样本分析 | 匹配标准(在线与随机样本) | 常规期望 | |||
ORP传感器 | 实验室或便携式ORP探针 | NA | 不要期望过程和实验室ORP探针之间相互匹配,可以通过使用ORP标准解决方案来验证性能。 | |||
电流传感器 | 合适的比色或滴定方法 | 读数在±15%以内(EPA方法334.0) | 当读数不匹配时,应调节电流传感器校准(斜率/偏移)。 | |||
比色分析仪 | 合适的比色方法/仪器 | 读数在±10%或X mg/L以内(可比仪器的指定精度或LOD [X]之和,取大者)* | 不得基于比较值调节分析仪的校准*。必要时,应使用一套适当的氯标准来验证校准。 | |||
*不应使用不太精准的参考方法/仪器来验证过程分析仪的性能和调节其校准。 |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由于可以利用不同的化学或电化学方法,随机样本分析具有更高的通用性。但是,这种技术的主要和明显缺陷在于其间歇性质,无法提供连续测量,因此无法有效控制过程,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因此,随机样本分析的主 要目的是基于连续或批量分析方法,验证过程分析仪的性能。表2概述了这种验证的标准和期望。综上所述,目前用于监测和控制污水处理中的氯化/脱氯问题的所有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公用事业单位应仔细分析这些特点,以选择适合应用和期望值的方法。
有些设施使用过程氯监测仪器,该仪器不能根据现有的技术状态提供预期的结果。我们需要一种简单可靠的仪器,能够以基本连续的方式测量其范围低端的氯残留,且具有足够的精度。该方法的准确度应在30 ppb以下,以确保消毒剂的浓度足以控制生物污染,并避免脱氯剂使用不足/过量。这种仪器可以通过较低成本的清洗和脱氯,维持膜的状态和使用寿命。
测试设置、结果和讨论
一种使用DPD技术的在线分析仪已开发出来,并在多个使用膜过滤的设施中进行测试,可用于准确检测和量化RO给水中低于30 ppb的氯浓度。这款新仪器可以连接到SCADA系统,每150秒自动报告一次结果,并计算累积接触的氯含量。该分析仪在RO应用场景中进行了测试,包括饮用水、再利用、电力和炼油、海水淡化和饮料生产等领域。
这项研究是在生产微电子(半导体)的Maxim Integrated®(现为ADI公司一部分)工厂进行的。该工厂有多个RO机架,200多个独立的滤筒,用于进行颗粒活性炭(GAC)预处理和添加焦亚硫酸钠,以消除RO给水中多余的氯残留。RO膜用在一阶和二阶RO过滤系统中。它们的健康状况通常使用流速、总溶解固体(TDS),以及 渗透和排出物中的二氧化硅浓度来监测。膜的预期使用寿命一般是3到5年。但是,它们通常比预期提前6个月更换。通常一年要更换大约30个膜滤筒,费用大约为$10,000,包括膜成本、人工成本和收入损失。平均每两到三年,RO膜用户必须对出现故障的膜进行检测,该检测通常由合约商完成,可能需要额外花费几千美元。因此,由于氯渗透导致的RO膜提早失效是一个成本颇高的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说,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操作成本具有显著意义。
基于这些考量,工厂可能会选择使用新型在线分析仪,该分析仪使用DPD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和量化RO给水中低于30 ppb的氯浓度。人们认为,新仪器在安装之后,应至少进行为期三周的测试。该分析仪于2020年6月安装到一阶RO系统进水端,在经过GAC床和焦亚硫酸钠(MBS)注入后,源水为城市自来水,在进入GAC 前,氯浓度为 3 至 4 ppm(见图 3)。
在进行MBS反应测试(图3)后,工厂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观察、计算并得出初步结论,之后决定扩大测试范围,以更深入地了解分析仪及其功能。
前三周测试的主要结果显示,该分析仪的读数稳定、准确,对MBS给水的变化反应迅速(图3)。
该设备通常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计算膜的使用寿命,以保持氯浓度< 100 ppb,并试图将其保持在80 ppb以下,目标则设置为30 ppb。现有的随机样本分析方法2检测和测量高于20 ppb的氯浓度,用于在扩展试验中进行的对比试验中验证ULR分析仪的性能(图5)。
图4. 比较精度测试:ULR分析仪与氯总含量随机样本(哈希法8167)。对 于通过分析仪的流量,也会使用内置流量计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数据日 志中。进行比较的三个随机样本分析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匹配,甚至 用竖直误差条表示随机样本的精度差异也是如此。参见表3查看详情。
样本流量不足会影响过程分析仪的性能,因此,RO的间歇操作(常规情况)会带来很大的挑战。新型ULR分析仪的内置流量计可以帮助克服这一挑战,在样本流量不足时将分析仪置于待机状态,在流量恢复时自动重新启动分析仪,从而使仪器保持运行。这确保了内部日志中记录的分析仪读数的准确性,我们对这些日志进行彻底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氯和流量数据分析(如图4所示)可以清楚看出,一旦根据随机样本结果将MBS给水调整到较低的速率,随机样本和在线分析仪读数之间的差异会超出预期的容差范围(表2)。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随机样本分析细节和规格来进行说明(表3)。
表3显示,每次比较都有几个随机样本超出预期的容差范围,且相同样本的结果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高达40 ppb。这表明要么样本存在差异,要么实验室分析的准确性存在差异,或者两者兼有。因此,ULR氯读数(LOD = 8 ppb)与实验室结果(LOD = 20 ppb)之间的比较应视为勉强匹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在进行随机样 本分析时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较高,因为任何涉及人为操作的测试出现随机错误的几率都更高。基于这种逻辑、统计和规范,我们发现ULR过程分析仪可以得出精确的结果,几乎可以媲美参考随机样本分析。
GS#1 | GS#2 | GS#3 | 平均值 | 标准值 | ULR 读数a | ∑ LODb | 与ULR | 获取的随机样本c |
60 | 40 | 70 | 57 | 12 | 23 | 28 | 33.3 | 12/28/2020 14:00 |
60 | 80 | 40 | 60 | 16 | 16 | 28 | 44.1 | 12/31/2020 12:45 |
50 | 50 | 50 | 0 | 20 | 28 | 30.4 | 1/8/2021 16:50 | |
a读数与随机样本采样时间对应 b 参见表2查看匹配标准 c随机样本是在记录时间内采集的,或者是使用相同样本连续执行两三次分析。 |
简单的数据评估表明,根据分析仪的读数,可以正确减少脱氯剂的用量(例如,本例中的MBS),并在不影响操作质量和增加膜生物污染风险的情况下完全不用。单是节省的化学成本这一项,就可能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收回对设备分析仪的所有投 资。但是,再加上其他直接和间接的节省(例如,CIP频率、相关劳动力和化学品,更长的膜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损失等),ROI周期会变得更短,更有吸引力。
该仪器留在该厂进行长期评估,经过一年多的测试之后,收集到更多的观测数据。例如,分析仪对最近与GAC储罐故障相关的事件作出反应(图5)。
一阶RO给水由所有碳床(GAC储罐)排出的混合废水组成。四个碳床中的两个各占总流量的20%,另外两个各占总流量的30%。焦亚硫酸钠(如果在线)注入到碳床下游和R O膜上游。图(图5)中所示的故障发生在MBS给水停止之后(于2021年6月6日停止)。可以看出,一个GAC储罐排出的废水会给组合样本带来150 ppb氯,在~50%总流量下再带来80 ppb。分析仪立即检测并记录这一变化,在更换了故障GAC储罐中的介质(2021年7月9日)之后,氯浓度会下降到要求的水平(< 30 ppb),2021年7月9日14:58执行的随机样本分析确认了这一点(图5)。
所以,新分析仪有助于为排除GAC介质故障指明正确的方向,例如介质耗尽,或者储罐的碳颗粒内部形成氯可以通过的通道。这是新仪器的另一个潜在优势,特别是当其输出连接到设施的SCADA系统或DCS时,其读数可用于提供决策支持,尽管它们可能并非用于脱氯控制。
结论
本案例研究证明了高度准确的直接氯测量的价值,所需的维护工作量极小,且支持该仪器带来的所有化学品和人力成本节省,预期该仪器能在大约两年时间内实现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