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四開關降壓-升壓型µModule穩壓器來適應不同應用:升壓、降壓或反相輸出

作者:ADI資深經理 Ling Jiang、資深工程師 Wesley Ballar、產品應用工程師 Anjan Panigrahy 以及 ADI院士 Henry Zhang


摘要

許多電源轉換應用都需要支援寬廣輸入或輸出電壓範圍。ADI的一款大電流、高效率、全整合式四開關降壓-升壓型電源模組可以滿足此類應用的需求。該款元件將控制器、MOSFET、功率電感和電容整合到先進的3D整合封裝中,實現了精巧的設計和穩固的性能。這款µModule®穩壓器支援非常寬廣的輸入和輸出電壓範圍,擁有高功率密度、優越的效率和卓越的熱性能。本文重點介紹了該款元件的多功能性,展示其在各種拓撲中的應用,包括降壓拓撲、升壓拓撲和適用於負輸出應用的反相降壓-升壓配置。

四開關降壓-升壓拓撲用作降壓型穩壓器

ADI推出了多款40 V降壓型µModule穩壓器。圖1重點展示了最大負載電流在 4 A以上的幾款現有穩壓器,但這些降壓型穩壓器支援的電壓和電流範圍有限。採用新推出的四開關降壓-升壓型µModule穩壓器 LTM4712 作為降壓轉換器,可以顯著拓展工作範圍,進而簡化客戶的系統設計。

Figure 1. 40 VIN  (>4 A) buck µModule regulators.
圖1.40 VIN (>4 A)降壓型µModule穩壓器。

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可以輕鬆配置為降壓轉換器,無需任何特殊調整。當 VIN > VOUT時,內部控制器會讓功率FET M3保持關斷,而M4保持導通。M1和M2會調節輸出,就像標準降壓轉換器一樣運行,如圖2所示。相較於之前的降壓穩壓器 LTM4613,儘管M4引入了額外的傳導損耗,但新元件仍然實現了更高的能效比,如圖3所示。這一改進是MOSFET和電感技術進步的結果。

表1顯示了無強制散熱措施下的熱性能比較,突顯了降壓-升壓轉換器的效率優勢。新元件提供的功率雖然比降壓調節器高得多,但工作溫度反而更低,而且尺寸相似。

 Figure 2. Utilizing as a buck regulator.
圖2.用於降壓型穩壓器。
Figure 3. Buck mode efficiency and current capability comparison:   (a) 5 V<sub>OUT</sub>  efficiency and (b) 12 V<sub>OUT</sub>  efficiency.
圖3.降壓模式效率和電流能力比較:(a) 5 VOUT效率,(b) 12 VOUT效率。

表1.降壓模式熱性能比較,TA = 25°C,無強制散熱措施
工作條件 參數 LTM4712 LTM4613
12 VIN/5 VOUT
最大 IOUT 12 A 8 A
IMAX時的效率 94.7% 93%
IMAX時的溫度 58°C 70°C
36 VIN/12 VOUT
最大 IOUT 12 A 6 A
IMAX時的效率 96.2% 93%
IMAX時的溫度 80°C 101°C

四開關降壓-升壓拓撲用作升壓型穩壓器

如圖4所示,ADI之前已經發表了一款40 V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LTM4656 支援最大4A電流,而新發表的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在用於升壓調節器時,可以處理更高的負載電流。

 Figure 4. ADI 40 V boost regulator family.
圖4.ADI 40 V升壓型穩壓器系列。

在VIN < VOUT的應用中使用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時,內部開關M1保持導通,而M2保持關斷。M3和M4會自然地調節輸出,就像典型升壓轉換器一樣,如圖5所示。與缺乏輸出短路保護的標準升壓轉換器不同,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具備固有的短路保護功能。如果輸出短接到地,M1和M2將像降壓轉換器一樣切換,限制從輸入流到輸出的電流。最大短路電流受輸入或輸出路徑中的 RSENSE電阻或峰值電感限流值(以較低者為準)的限制。此外,在初始VIN 快速上升階段,常規升壓轉換器通常會有不受控制的高衝擊電流通過升壓二極體,對COUT充電。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在VOUT較低時始終以降壓模式啟動,因此其輸入衝擊電流受到電感電流軟啟動的嚴格控制和限制。總之,相較於常規升壓調節器,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可實現更可靠的升壓轉換器。

Figure 5. Utilizing as a boost regulator with inherent output short protection.
圖5.用於升壓調節器,具備固有的輸出短路保護功能。

圖6和表2比較了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型µModule穩壓器與降壓型µModule穩壓器的效率、功率能力和熱性能。第一款元件表現出優越的效率、更大的電流處理能力和明顯更好的熱性能。兩款穩壓器尺寸相同,均為16 mm × 16 mm。

Figure 6. Boost mode efficiency and current capability comparison:   (a) 24 V<sub>OUT</sub>  efficiency and (b) 36 V<sub>OUT</sub>  efficiency.
圖6.升壓模式效率和電流能力比較:(a) 24 VOUT效率,(b) 36 VOUT效率。

表2.升壓模式熱性能比較,TA = 25°C,無強制散熱措施
工作條件 參數 LTM4712 LTM4656
12 VIN/24 VOUT
最大 IOUT 6 A 4 A
IMAX時的效率 96.9% 95.7%
IMAX時的溫度 69°C 81°C
12 VIN/36 VOUT
最大 IOUT 4 A 2.5 A
IMAX時的效率 96.1% 94.8%
IMAX時的溫度 84°C 89°C

四開關降壓-升壓拓撲用於反相降壓-升壓型穩壓器以提供負輸出電壓

與標準降壓轉換器類似,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也可配置為反相降壓-升壓拓撲,以用於負輸出應用。如圖7所示,M1和M2以互補方式切換;在此操作期間,M3關斷,M4導通。請注意,最大電壓 VMAX = |VIN|+|VOUT|必須小於40 V,即該元件的最大額定電壓。流過電感的直流電流 IL的幅度計算公式為 IL= IOUT/(1-D),,其中D是包含M1和M2的相位臂的工作週期,M1是主開關。

 Figure 7. Configure as an inverting buck-boost regulator.
圖7.配置為反相降壓-升壓型穩壓器。

圖8為反相配置的電路示例,該電路設計為24 V輸入和-12 V輸出,支援高達10 A的負載電流。圖9顯示了從基準平台測試獲得的效率曲線。

Figure 8. Example circuit of an inverting configuration.
圖8.反相配置的電路示例。
 Figure 9. Bench tested efficiency curves for –12 VOUT  .
圖9.基準平台測試的-12 VOUT效率曲線。

在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中,輸出電壓在啟動期間可能會略微上升至零V以上。將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型穩壓器配置為反相模式時,也觀察到同樣的行為。

圖10展示了啟動期間輸出電壓反向的原理。在輸入電源接通後,但在所有四個MOSFET開始切換之前,輸入電流開始透過兩條路徑反向對輸出電容充電:其一是透過跨接在M1和M2上的CIN去耦電容,其二是透過 INTVCC 電容路徑。如果CIN 或 CINTVcc明顯大於 COUT,則可能出現更高的反向輸出電壓。

然而,µModule穩壓器內部存在固有的箝位電路,如圖11所示。VSD3和VSD4 分別表示M3和M4的源漏電壓。當–VOUT > VSD3 + VSD4時,M3和M4的體二極體導通,接管充電電流。這兩個體二極體形成一個自然箝位電路。換句話說,最大反向輸出電壓為 VSD3 + VSD4

圖12顯示了啟動期間基準平台測試的反向輸出電壓波形。在圖12a中,反向-VOUT的幅度約為+0.75 V,相較於COUT (330 µF),電路中的CIN(50 µF)有限。將CIN增加至350 µF時,觀察到反向 -VOUT升高至+1.5 V,如圖12b所示。

CIN與 COUT的比率可以調整,以使正輸出電壓最小。在達到內部箝位電壓Vsd3 + Vsd4之前,比率越小,正輸出電壓越低。此外,輸出端可以增加一個外部低正向壓降箝位蕭特基二極體,以將正電壓限制在所需水準,如圖8所示。

 Figure 10. Charging current flow paths during startup.
圖10.啟動期間的充電電流流動路徑。
Figure 11. The natural clamping circuit in the four-switch buck-boost.
圖11.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中的自然箝位電路。
Figure 12. Reversed –VOUT  waveforms during startup: (a) relatively small CIN   (50 μF) compared to COUT  (330 μF) and (b) relatively large CIN  (350 μF) com pared to COUT  (330 μF).
圖12.啟動期間的反向–VOUT波形:(a)與COUT (330 μF)相比, CIN (50 μF)相對較小;(b)與 COUT (330 μF)相比,CIN (350 μF)相對較大。

結語

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型穩壓器可以直接用於降壓或升壓型穩壓器,無需任何特殊配置。基準測試並已驗證,相較於現有其他降壓或升壓型µModule穩壓器,新推出的降壓-升壓型µModule擁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熱性能和更強的電流處理能力。此外,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可以輕鬆配置為反相降壓-升壓型穩壓器,以滿足負輸出應用的需要。該款元件的效率也非常高,在基準測試中也已經得到了證實。此外,透過本文所討論的暫態反向輸出電壓行為背後的機制,也提供了因應此類問題的設計指南和解決方案。

若要全面瞭解如何正確使用這款新推出的四開關降壓-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建議參考產品手冊和相關的評估套件設計。該款元件還受到 LTpowerCAD® 設計工具和 LTspice® 模擬工具的支援。相關資源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技術規範,對於使用者在不同應用中優化性能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Ling Jiang、Wesley Ballar、Anjan Panigrahy、Henry Zhang,“µModule Regulator Achieves Highest Power Efficiency”,Electronic Products,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