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2509:利用 AD8042 运算放大器构建用于电压输出和电流输出 DAC 的单端转差分转换器

电路功能与优势

采用单端信号传输方式时,从信号源引出的一根导线在整个系统中走线,最终连接到数据采集接口。测量的电压为信号与接地之间的差值。遗憾的是,由于接地阻抗永远不可能为零,因此不同地方的接地可能具有不同的电平。这可能导致使用单端输入时出现误差,尤其是在信号走线较长且接地电流包含较大数字瞬态的情况下。单端信号线路对噪声拾取敏感,因为这种线路会充当天线。使用单端输入时,无法区分信号和干扰噪声。大多数接地和噪声问题可通过差分信号传输得到解决。

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时,两根信号线从信号源引出,连接到数据采集接口。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单端连接造成的两个问题。发送和接收接地平面之间的噪声充当共模信号,因此会被大大衰减。使用双绞线会导致噪声拾取表现为共模信号,其在接收器处也会被大大衰减。差分传输的另一个优点是差分信号的幅度是等效单端信号的两倍,因此抗扰度更强。

本文介绍了一种差分驱动器,它可以适配于电压输出或电流输出 DAC。该驱动器基于双通道运算放大器 AD8042,配置为交叉耦合差分驱动器。AD8042 具有轨到轨输出级,其输出范围为距离任一供电轨 30 mV。同时,其输入级的工作电压可以低于负电源(本电路中为地)200 mV,并可上探至正电源 1 V 以内。此外,AD8042 具有 160 MHz 带宽和快速建立时间,这使其成为输出驱动器的理想选择。

电压输出 DAC 为 12 位 AD5620,属于 nanoDAC®系列。该 DAC 内置一个 5 ppm/°C 片内基准电压源,采用 8 引脚 SOT-23 或 MSOP 封装。电流输出 DAC为 12 位 AD5443,采用 10 引脚 MSOP 封装。

这两个电路为工业 CMOS DAC 差分信号的生成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功耗、板面积小的解决方案。两个电路均采用+5 V 单电源供电。

图 1. 适用于电压输出 DAC AD5620 的差分驱动器

电路描述

图 1 所示电路通过+5 V 单电源供电,并采用电压输出 DAC AD5620。DAC 的输入由 SPI 端口控制。DAC 的输出在 0 V 和+5 V 之间摆动。片内 DAC 基准电压源(+2.5 V)用于设置 AD8042 差分驱动电路的共模电压。此基准电压源的温漂为 5 ppm/°C。

U2-A 同相输入端信号=DAC输出经R1R2分压后为1.25V±1.25V,该信号由 U2-A 放大 2 倍变为 2.5V±2.5V 穿在在 V+。

U2-B同相输入的2.5V放大2倍变为5V出现在V-;同时V+的2.5V±2.5V反相放大变为-2.5V±2.5V出现在 V-;二者合并后变为 2.5V±2.5V。

驱动器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如图 2 所示。差分输出只会逼近每个供电轨约 30 mV;因此,如果 DAC 在这些区域内工作,会有一定的削波。

图 2. AD5620 VIN、V+和 V-,100 kSPS 更新速率下

图 3 所示电路也通过+5 V 单电源供电,并采用电流输出 DAC AD5443,该 DAC 在 IOUT2 引脚连接到+2.5 V、VREF 引脚接地的模式下工作。使用 4.096 V精密基准电压源 ADR444 和一个分压网络来生成DAC IOUT2 引脚的+2.5 V 电压和输出驱动级的+3.75 V 共模电压。

3. 适用于电流输出 DAC AD5443 的差分驱动器

后面电路是一样的。Vin:U2-A 同相输入端 2.5V,经 DAC 内部(1+Rfb/Rdac)放大后变为 3.75V 直流偏置出现在 VIN 节点;U2_B 输出 3.75V 到 U3-B 同相输入端。(U3-B 同相反相输入画反)

在这些条件下,U2-A 的输出摆幅为+2.5 V 至+5 V。驱动器的差分输出只会逼近正供电轨约 30 mV;因此,如果 DAC 在此区域内工作,会有一定的削波。图 4 显示了图 3 所示输出驱动级的相应输入和输出波形。

图 4. AD5443 VIN、V+和 V-,100 kSPS 更新速率下

单端转差分电路级的带宽通常为 10 MHz。然而,最大输出频率由 DAC 更新速率控制,AD5620 的更新速率为 125 kSPS,AD5443 为 2.5 MSPS。受采样理论限制,最大输出频率为最大更新速率的约三分之一。

为使所讨论的电路达到理想的性能,必须采用良好的布局、接地和去耦技术(请参考 指南 MT-031 指南 MT-101)。